为学习浙江大学在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进而为我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建设峨眉校区“高端国际教育园”提供参考借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江久文、副处长任新红和工作人员任军一行于2016年3月18日赴浙江大学调研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建设情况。
上午10点至12点,调研座谈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会议室举行。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工委书记兼副院长傅强、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务处副处长、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教务部部长周其金、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综合办公室主任诸葛洋与江处长一行开展座谈交流。
江久文处长首先感谢浙江大学对此次调研的接待安排,随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现状、特色、“国际化战略”和峨眉校区“国际高端教育园”建设规划,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浙大在海宁国际校区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傅强书记首先欢迎江久文一行,随后从国际校区的定位、办学模式、管理架构、目前开展的合作等多个方面对国际校区作了介绍。傅书记谈到,国际校区是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学校希望将以往与国外浅层次的以交流为主的合作变成平台性、机制性的合作,通过与全球一流大学的合作满足浙大高水平发展的需要,提升浙大在全球的声誉。国际校区采用“高水平”、“一对多”和“以我为主”的办学模式,与多所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在国际校区内形成学科比较完整的学术生态。在机制保障方面,浙大成立了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建设发展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此后成立了国际联合学院(筹)具体运作国际校区的建设。目前,浙大已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成立了“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成立了“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成立了“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目前正在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北京大学推进“中美商学院”的合作。关于校区的内部架构,傅书记谈到,每一个联合学院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实行联合管理委员会下的院长负责制,国际联合学院的功能是公共服务、政策衔接和学生事务及管理。
诸葛洋主任就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申报作了经验分享,周其金部长就联合学院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师资构成作了介绍。
下午1点至4点半,江处长一行在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教务部副科职秘书周一夫与综合办公室吴琼老师陪同下实地调研考察正在建设中的海宁国际校区。国际校区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国清对国际校区的地理位置、建设规划、校园格局等进行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