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并且与美国、英国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体制上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经常不能在各类排行榜中见到法国学校的影子。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其实并不十分了解法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很迷惑。后来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参观巴黎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索邦大学,借这个机会我同我们的领队-----一位法国的女同学就法国的教育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她告诉我法国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Université,而另外一种就是Grande école。前者是各类综合性的大学,其中就包括索邦,按照我的理解主要偏向文理科研方面。特点是不收学费,面向大众。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可以申请,但是每学年结束都会通过考试淘汰不少人,总的来说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而后者则经常被称作“精英教育”。这类学校入学门槛很高,学生先要进入预科(préba)学习2年,然后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Grande école。因此具有“严进宽出”的特点。这类学校通常学制为3年,并且专注于某个单独的学科领域,例如工程或商业,规模不大,但普遍拥有比Université更高的声望,培养了法国大部分科学家和高级行政人员。
我现在就读的巴黎中央理工(Ecole centrale Paris)就属于Grandeécole中的工程师学校,应该算是其中比较顶尖的几所之一。其主要目标是面向企业培养高级工程师以及领导者。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与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之紧密,和国内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学校授课的老师经常都担任着一些大企业高层领导的职位。另外,学校有许多的报告会(conférence),主讲很多也都是来自企业或者政府的高层。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曾邀请来了空中客车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并且听过法国一位部长的报告。
在一个学年中除了完成各种科目的学习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个叫做Projet enjeux的项目,就是说我们在每个学期的开始都要组成一个4到6人的小组,然后选择一个由学校提供的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由企业或者研究机构提供给学校的,我想这也是学校与社会多层次合作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此期间我们的小组要像一个真正的团队一样完成从与客户的会面,听取客户的要求,搜集资料,研究课题,到完成答辩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由学校和客户一起给我们的工作进行评分。
学校在建立校友人脉资源上也独具特色。他们拥有一个网站centralien.net(所有巴黎中央理工毕业的学生都被称作centralien,由此也可见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上面几乎拥有所有校友的信息,而这些已经毕业,后来在知名企业担任要职的校友通常又会通过这个网站来发布它们的工作或者实习信息,这对于正在学校学习而又没有太多社会基础的学生提供大量实习资源和不少帮助。如此良性循环就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人脉网络,就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centralien。
当然,我觉得这也和我们两国的国情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就以西南交通大学2007级为例,学生人数在8000人左右,要想达到这种高质量的教学谈何容易,根本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来效仿。而centrale paris一级的人数总共只有400多,我们可以一个年级在一个大阶梯教室里上同一门课,也可以分小班、数个小组一起上讨论课。再加上法国为数众多的知名企业,以及这些企业与学校历史悠久的合作关系,学校的这些教学实现起来都变得容易许多。
再谈谈教学方面,这里的老师从来不用别人写的教材,通常情况下教材就是一本自己编写的影印材料,而几乎每年都会新编入内容或是删除一些内容来保持与时俱进。即使是一些比较传统的科目,例如传热学,也用的是学校自己出版的书籍。上课通常分为大课和小课,在大课上,老师讲的很快,几乎只是提一下要点而已,给人的感觉就是把学生放在什么都懂的标准上,老师只是在那里复习,这也是让我们外国学生很痛苦的地方,既听不懂语言又不理解课程。而小课则分到许多小教室里去,内容多是对大课的补充和大量的习题。通常来说一次课要上3个小时,大课和小课均为一个半小时,只有中间10分钟换教室的休息时间。从学习强度上来说远大于国内的课程。因此准备来法国工程师学校学习的同学们要同时做好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准备。
总的来说,我感觉法国的工程师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为企业和政府的领导岗位输送人才。学校专门有一门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的课程,老师给我们提出一些课题然后让我们模拟一些场景。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完成我们的Projet enjeux也是为了我们以后到企业工作做准备。课程还包括组织我们去企业参观等活动,其所有费用都是由学校承担。这对于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外国留学生来说都是很难得的体验和一种历练。
课余时间学校也有很多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我想这里又有一点和国内的学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它们这里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大的社团,像学生会,网络服务社团等,这些都是为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自己参与学校管理的社团。例如我们接入网络等都是通过这个网络服务社团负责,学生寝室也是通过社团来分配的,在这里学生社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此外,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创立的一些小社团,他们的目的基本上是自娱自乐。其中有个玩游戏的社团,成员每周定期聚在一起当众玩游戏。还有电影社团,每周都会定期放映电影等等。法国人参与社团也都完全是凭借热爱而参加进去的,它们往往可以为社团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不计较得失。国内则不同,有很大一部分人参与社团是带有功利的目的的。
学校对外国留学生也有特殊的关怀,他们为每一位外国学生都安排了一位mentor,一般来说这些mentors都是一些有成就的centraliens,他们会邀请自己负责的外国学生去家里做客,安排一些了解法国文化的活动。外国学生也通过这条途径把本国文化传播到了法国。作为外国学生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也可以求助于mentor。他们这样安排的初衷就是给离家很远的外国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最后我要说,虽然在这里的生活很苦,但我觉得收获也一样很大,从国内熟悉的环境一下跳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巨大障碍,许许多多的方面都会对自己的思维产生影响,眼界一下变得开阔起来,很多很多新鲜的东西像潮水般涌来,我相信这一定会是一笔珍贵的人生财富。
任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