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2日下午,按四川省教育厅通知,我校国际处留学生科科长青松与校医院内科糜英医师参加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
本次培训是由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针对省内部分来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较为集中的高校,邀请四川省疾控中心祝小平副主任就当前埃博拉出血热的基本疫情、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疑似病例的初步诊断、转运和隔离程序等相关知识进行的针对性培训。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了解到埃博拉出血热的基本特点,防控要点,为我校相关部门展开防控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
培训会上,四川省疾控中心祝小平副主任指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致命性较强(目前病死率为55%),但传染性较低的疾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之所以目前在非洲失控,是因为疫区基础设施落后,政府管控能力低下,还有普遍存在亲友与死者吻别的习俗所致。因此,WHO对于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的风险评估结论是:
—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
—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
—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
WHO对于个人旅行和交通的风险评估结论是:
—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极低;
—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
—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
—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范进行防护,在疫区工作的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很低。
针对目前的情况,四川省卫生厅要求省内高校等教育部门要做到:
—了解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关防治知识;
—加强对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留学生、访问学者等)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一旦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立即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医学观察;
—如发现发热等症状立即按要求报告,并采取防控措施;
—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和个人防护措施。
祝小平副主任还指出,鉴于WHO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结合已搜集的相关民航信息,认为不排除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但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因此,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对密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不需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
国际处与校医院参训人员已将培训内容及教育厅、卫生厅相关指示向学校汇报,为学校进一步做好防控部署提供了基本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