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带给我太多意外之喜的暑假,似乎已经走到了尾巴。但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种子,却在我的身上悄然发芽了。
我是一个喜欢站在经历的尾巴上回顾故事的人。所以,面对着已经结束的英国剑桥游学之旅,我确然是有太多太多要说的东西。
英国给我的感觉是新奇的,新鲜的,欣喜的。在异国生活,体验着当地的风土民情,享受着同为夏日,却完全不一样的天气,温度与湿度。所以我将从这二十天以来的四个方面,即学习,食物,环境,民风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我的游学报告。
【一·学习】
剑桥的课堂是十分不同于国内的,不仅仅是语言。
怎么说呢,就我们接触到几位教授来看,他们分别是来自不同的国度,我想,这边是剑桥,作为一所世界性名校的冰山一角,它有着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教师资源。与此同时,教授们自身的学识和社会经验十分丰富,并且他们十分愿意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愿意将他们放在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同他们探讨学术的知识。这些从他们上课时的言行就可以看出来,英国的课堂是没有讲台的,所以教授们会走到同学们的中间进行授课,并且不时地向同学们提问,以资了解同学们对自己所讲内容的接纳程度。
并且英国的学生他们自身相比是十分爱学习,并且擅长学习的。从我们在课程最后阶段做的案例分析报告就可以知道。这样子的小组学习必定是十分平常的,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学习上分工与协作,自身对课题的好奇与研究,都是完成一个案例分析时所必不可少的。
【二·食物】
总的来说,一句话,英国的生活是干燥的,并且不时带着一些凉意。
成都是一个太过温润的地方,所以初到英国,不适应的不仅仅是大脑,还有我的皮肤和嗓子。
英国的食物是特别的,怎么说呢,真是丝毫不违背她黑暗料理帝国的名号,除了他好吃的水果,还有新鲜的牛奶。
从来没有过在凌晨三点钟嗓子因为干咳而惊醒的经历,也从来没有因为不甚感冒,导致扁桃体发炎,却发现食堂的早餐因为几乎都是冰冷的饮品,或者是对嗓子没有好处的咖啡和红茶,才发现原来英国的饮食常常是病人所不能承受的。
特别感动的是,当时的PA还有领队辗转帮我买来了白粥。一整天的饥肠辘辘,配合着榨菜的白粥,虽然粥已经不能称之为粥了,但是心里边的感动,却让我的眼泪几乎都要流下来。
【三·环境】
英伦风的建筑确实是带给我最多震撼的,我想这可能和我小时候过于爱慕童话故事中的城堡有关。
露西·卡文迪许的宿舍是田园风的,小清新的,绿色的草坪,有着倾斜的屋顶的房屋。我住在阁楼里,都常常会撞到脑袋。
但是不同的学院他们建筑的风格则是迥异的,比如让我叹为观止的国王学院的那种给我城堡感的建筑,比如英国教堂里边让我惊艳莫名的窗户玻璃。
【四·民风】
英国人的友好,是我最留恋的风情。
在马路上会有抱着袋子的阿姨和你打招呼,在广场上会有搞行为艺术的演员为你摆造型,在长途大巴上会有挺着圆圆肚子的司机大叔和你说要微笑。
这些都是我觉得英国最温暖的,即使是在苏格兰风雨交加的小路上,一想到大家的微笑就会温暖。
如果我还会再次去到那个美丽的国度,我一定会像每一个冲我微笑的路人问一句:“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